鄭益龍(資料圖片)
家屬見到鄭益龍的遺體萬分悲痛。 羊城晚報記者何奔攝(資料圖片)
14秒,這是從監控中可見的,從落水者跌入江中,到被鄭益龍跳江抱住的瞬息之間;3天,是廣州全城動員,為英雄守望祈福的日日夜夜。遺憾的是,奇跡沒有發生。然而,英雄在危難時刻顯現出善的可貴,打動了所有人,也將銘刻在廣州市民心中。
沿江路兩岸的木棉花悄然開放,路過親水平臺的人們,不會忘了為鄭益龍駐足追思,不會忘了,為善心,點一盞永遠的燭火。
瞬息之間
鄭益龍跳入水中“一托一推”落水者生還,英雄無蹤
一連三天
眾街坊岸邊呼喚“上尉歸隊”卻等來噩耗,奇跡不再
A
英雄跳下,最后一句話——
“你別動,我來救”
1日下午,來自汕頭的陳永標夫婦和朋友吳志平來到珠江西堤碼頭游玩拍照,當吳志平為陳永標夫婦拍照時,由于背向珠江站位,陳永標在后退取景中,不慎被鐵鏈絆腿掉進珠江。
那天下午,廣州開始降溫,漲潮的珠江水流更是湍急。身高1.74米、體重150斤的陳永標不識水性,拼命掙扎。他的妻子則大聲呼救。吳志平隨即準備脫衣下水救人。
“這時有人拉住了我,跟我說‘你別動,我來救’。”在吳志平的回憶里,此時他甚至沒有看清鄭益龍的面容,只是看見他脫下軍裝外套和鞋子,放在石墩上,隨即跳入了滾滾的珠江中。
鄭益龍奮力托起陳永標。由于陳永標不會游泳,拼命在水里掙扎,鄭益龍在冰冷且湍急的江水中,一手艱難地抱著不斷下沉的陳永標,一手猛力劃向岸邊。
“他把生的希望留給了我。”在陳永標事后泣不成聲的回憶里,鄭益龍拿到吳志平丟下的救生圈后,并沒有一絲猶豫,而是第一時間把救生圈推給他,卻忘記了,自己已是體力不支,隨即便被滾滾江流推到六米開外。
緊隨其后的英勇救人者路志輝說,他感觸最多的,就是遺憾和傷心。“我拽住了他,就差兩三米就到岸了,但實在是沒有一點力氣了……我看武警大哥的最后一眼,他臉是黑的,眼睛微微動了一下……那種感覺,沒有親歷的人無法體會。”路志輝說,他怎么也沒有想到會是這樣的一個結局:“我很傷心,很傷心……他是真正的英雄!” 而鄭益龍在岸上的一句“你別動,我來救”,卻成為了他留在世上最后的,也是最響亮的一句宣言。正如那套留在岸邊、帶著鄭益龍體溫卻漸漸變冷的軍裝一樣,成為每個人心頭最深刻的畫面。
B
夜半珠江,母親在呼喚——
“鄭益龍,你快回來!”
為了找到救人英雄鄭益龍,廣州各方連日在珠江全力搜救,相關信息還通過多種渠道向社會廣泛發布。水警、南海救助局、武警廣州支隊等單位,大范圍地在江面上搜尋和水下搜索。每天組織48名官兵、三艘搜救艇、兩個指揮組,并派多名蛙人下水,進行不間斷的搜救,海事局也安排了海監船與高精尖探測儀協助搜尋。
據武警廣州支隊相關人員稱,省武警總隊相關領導已下達指令,要不惜一切代價搜尋到鄭益龍。“搜救工作會一直持續下去,24小時守護,一定要找到他。”
然而珠江水流湍急,受海水頂托,每天潮漲潮落,江水每6小時變更一次流向,給搜尋增加了難度,彼時鄭益龍是生是死,無人能知。
事發當天晚上8時許,鄭益龍的父母才知道兒子跳水救人失蹤了。對于他們而言,這個孝順、懂事,用工資養著兩個家的老大,就是他們家的頂梁柱。鄭益龍的母親幾度昏倒,嘴里念叨的,只有這個為了工作,今年過年都只回了一天家的兒子。
鄭益龍的妻子龐洪雨,在面對記者時需要靠人攙扶才能勉強站立。一開口,她的眼淚就止不住地流下來。
帶著岳父看病的孝順,懷孕期間不能時時相伴的遺憾,“驚喜”禮物自行車的貼心,與朋友相處的仗義……點點滴滴,卻皆成回憶。她愛的,是“一個鐵骨錚錚的漢子”。
鄭益龍的兒子,剛滿9個月。小家伙現在也許還不能理解,爸爸是個什么樣的人,又是怎樣用自己的勇敢與擔當,來面對這個世界。或者,他是最需要奇跡的那個人。
第二日9時許,鄭益龍的家屬十余人來到現場,其母親癱坐在地上,幾度暈倒,嘴里不斷地喊著兒子的名字。鄭父突然沖到鐵鏈護欄處,大聲喊“鄭益龍”。凌晨2時許,鄭益龍父母等家屬再次來到江邊,哭喊兒子的名字。
“龍哥!您快回來。兄弟給您祈禱,平安回來。”與鄭益龍相識7年的老鄉黃韓,連夜從汕頭出發趕到現場,只想要看一眼鄭益龍落水的地方。這個畢業于警校的漢子,望著江水,哭得像個孩子。“我一開始還以為是同名同姓……我們一家人都認識他,他還請我岳父岳母吃飯,有什么困難,龍哥總是自己扛著。”獻完花,黃韓不忍離開,沿著江堤,默默地走著。
C
一連三天,市民在祈禱——
“上尉,請你歸隊!”
無情的江水,沒有回應。有情的人們,為他動容。
除了親友,來給鄭益龍祈福的人,與他素昧平生的更多。連日來,失蹤的鄭益龍牽動著成千上萬市民的心。人們為鄭益龍的命運擔憂,也為其舍己救人的善行義舉而深深感動。在鄭益龍跳水救人的石墩位置,有市民自發送上鮮花和蠟燭,一朵朵百合與黃菊,在凜冽的江風中靜靜守候。退休老干部安小平女士從報紙上剪下鄭益龍的照片,夾在相框里,放在了英雄下水救人的地方,點上蠟燭,為英雄祈禱。“英雄,你快回來吧!”安女士淚流滿面,她一直不愿離去,對著珠江唱起了《英雄贊歌》,歌聲讓人動容。
三天來,不斷有市民來到英雄跳水救人的地方,為英雄獻花,向英雄鞠躬致敬,并為他祈禱。“快回來啊! 鄭益龍! 你聽到了嗎? ”雖然在24小時搜尋無果后,搜救方表示,英雄鄭益龍生還的可能已經“微乎其微”。但大家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始終是:“希望能有奇跡出現。”
每當搜救艇經過,岸上的人就會屏氣凝神,試圖看到一點打撈結果,而當搜救艇走遠,人群中往往會有低低的嘆息,而后互相安慰:沒有消息,也許說明還有希望。年輕的媽媽帶著孩子,小聲告訴他這里發生了什么。散步的老人看見朵朵黃菊,忍不住擦擦眼角的淚光。有人點亮了一盞小小的燈塔,放在鄭益龍的相片邊上,默默看著青煙慢慢升起。有人忍不住用潮汕話大喊:“鄭益龍,游夠了,快點回來,我們想你!”一語既出,圍觀者皆寂。
更多的人在網上呼喊:“上尉,請馬上歸隊!”“英雄請平安歸來!”據不完全統計,4日凌晨,關于英雄鄭益龍失蹤的消息,僅新浪微博,轉發總量就超過15萬。
D
英雄面容,依舊祥和平靜——
“就好像生前一樣”
“我還不愿意用蠟燭符號,因為那樣就證明,奇跡真的沒有發生……”這條評論,竟一語成讖。4日晚,武警廣東省總隊證實,鄭益龍遺體于當晚8時50分左右被搜尋民警發現,地點位于鄭益龍下水救人處往東約500米的江面。鄭益龍的三叔描述道:“鄭益龍臉容依舊祥和與平靜,就好像生前一樣”。
“就好像生前一樣”這句話的背后,蘊含著凡人的大善。鄭益龍的三叔說,鄭益龍從來就喜歡幫助人,1997年12月,他主動要求入伍當兵,去了湖南,1998年在湖南因為參加抗洪,還立了三等功。這讓家人都感到非常驕傲和自豪。而鄭益龍的人生目標從來都十分堅定:做一名合格的軍人。鄭益龍的戰友說,他是老大哥,好搭檔,他一個人養兩個家,從來不說苦和累,還堅持每月拿出500元資助貧困學生。
最讓人玩味的細節是,平日里,妻子和鄭益龍探討會否跳江救人時,鄭益龍曾說過會考慮妻兒親人。但救人現場的視頻顯示,鄭益龍聞訊沒有絲毫猶豫,就飛奔向江邊,僅在江邊停留了兩秒,那是為了阻止旁人:“你別動,我去救!”這就是平日和危急時刻鄭益龍人生的真實寫照。
矛盾嗎?這個孝敬父母、憐惜妻兒、團結戰友的鐵骨漢子,在面對他人危難時,卻又將一切拋在腦后,毫無保留地奉獻了大愛、至善。如第二位跳江救人的路志輝所言,正是“兵大哥”的舉動,感染了在場的所有群眾,有的找救生圈,有的脫衣結起繩子,連路志輝自己,也是一定程度感動于鄭益龍義無反顧的壯舉而跳江救人。
這場愛心善行的接力,將會因全城的關注和祈福,更為蔓延不斷。或許,最好能像人們希望的那樣,“現場應該豎立一塊紀念碑,不需要華麗的裝飾,只需留下那件因他增色的軍裝。”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廣告合作 - 網站介紹 - 聯系我們 - 獵頭服務 - 防騙手冊 - | |||
Copyright @ 2020ShuoBo114.com All Right Reserved 碩博人才網 版權所有 第一域名:www.zh8966.com第二域名:www.shuobo114.cn 碩博人才網是提供人才、招聘服務的人才招聘網站,是國內知名人才招聘品牌,信譽保證。并提供招聘會信息、人才市場信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