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洋被害案最新進展 家屬已簽律師代理協議
據了解,今天(18日)黃洋的家屬跟一名上海律師簽訂了代理協議,就黃洋的后續法律事項做溝通。
而關于毒品的來源,目前為止還沒有最新的進展。之前根據調查,學校大部分師生傾向于來自于學校實驗室,今天復旦大學宣傳部副部長說,案發之后他們做過摸底調查,他們對毒藥的保護在制度上是健全的。其他方面沒有透露更多信息。
關于作案動機現在是眾說紛紜。有人說犯罪嫌疑人已經供述了作案動機,而今天上午有記者得到消息說,警方仍在對犯罪嫌疑人進行審訊,作案動機、手段等仍然在進一步調查核實中。目前警方并沒有對外公布作案動機,案件雙方家屬包括同學對此也并不清楚。
目前還有一個關注的焦點,有說法認為這個案件可能是誤殺,作案人可能針對的是與黃洋同寢室的第三人,也就是家在上海的劉偉。劉偉介紹采訪時說,林某與他和黃洋之間的關系一般,與隔壁寢室的關系更好。據他所知,他們之間沒有大的沖突矛盾。他說到一個細節,3月30日,黃洋中毒的前兩天,黃洋還跟林某開過玩笑,他們應該是很正常的室友關系。
大家在相關媒體報道當中注意到,最終能夠確定中毒來源的是黃洋的一位師兄,他收到了一條陌生號碼的短信,說提醒注意一種化學藥物,因而才鎖定了后來我們所知道的一連串名字。根據記者采訪,黃洋的同學、師兄包括校方的說法都是,這條短信是存在的,而且這條短信是最后鎖定林某為犯罪嫌疑人的關鍵所在,也是最后探明了黃洋中毒原因的關鍵所在。
據黃洋的父親透露,在黃洋中毒后,犯罪嫌疑人林某曾經帶著水果來看過他,他跟林某之間有三次面對面的機會,林某向黃洋的父親咨詢過病情,并且黃洋入院時的B超檢查也林某給他做的,當時說沒有什么事。
作為一直在關注這個案件的記者,現在最大的疑問是作案的動機,另外就是毒品的來源。如果學生的說法屬實,就說明一些高校在類似藥品的監管上是有漏洞的,如果漏洞不堵上,這種案件難以保證不會再發生。
有毒物質來源 初步確定為N-二甲基亞硝胺中毒
《東方早報》官方微博的一條消息說,導致復旦研究生黃洋中毒的物質初步確定為N-二甲基亞硝胺,這種物質的毒性非常強,常常用于醫藥以及食品分析研究,可在實驗動物中人為制造肝損傷的模型,較小劑量的長期暴露也可能增加肝癌風險。普通醫院并無庫存,一般由課題組購買。
據國家安監總局化學品登記中心主管醫師陳金合介紹,二甲基亞硝胺主要是工業過程的副產物或者輔料,是從中提存出來的,屬于精細化工品,本身是一種淺黃色液體,非常純的是無色的,它在水、醇類中的溶解性都非常好,所以放到飲用水里看不出來,不會分層,會有比較弱的臭味。
陳金合介紹,二甲基亞硝胺的正規用途是用在醫藥和食品分析研究,可能就是課題組用在做一些動物的肝臟損傷模型,或者是致癌研究用的小白鼠模型,實驗一些新研發藥物、藥代動力學或者藥效動力學的機制機理研究。所以通過私人購買的銷售渠道是沒有,我國管理危險化學品最重要的有兩個目錄性文件:一是危險化學品名錄,還有劇毒化學品目錄,都是2002年發布。二甲基亞硝胺在這兩個名錄中都有,它既是危險化學品也是劇毒化學品,而我國對于劇毒化學品的管理非常嚴格,個人嚴禁購買,同時也沒有任何單位敢出售。
陳金合說,二甲基亞硝胺屬于比較偏的化學品,日常生活中一般不會接觸到,在國內可能根本就沒有這種產品的生產企業。對這一類劇毒的藥物,首先企業或者實驗室遵循的最基本原則就是兩雙制度:雙人收發、雙人保管。甚至有一些企業會把它進一步細化為五雙制度:雙人收貨、雙人發貨、雙人保管、兩把鎖、兩本賬,不是每個人都能操作的。實驗室管理必須經過認監委或者認科委的認可,但主要的內部運行還是實驗室本身操作。
陳金合認為,這種事件已經屬于惡性的刑事犯罪事件,就是盜用,但是公安部門是很容易追查到的。
李玫瑾解讀犯罪心理 應加強生命教育和法律宣傳
中廣網北京4月18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央廣夜新聞》報道,人的生命是最寶貴的,無論我們做多少工作也無法挽回黃洋年輕的生命。其實就在這幾天,連續發生幾起高校刑事案件:4月16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兩名同宿舍學生因瑣事發生打斗導致其中一人死亡;4月17日,江蘇沙洲職業工學院學生符某持水果刀將在該院短期培訓的學員曾某刺傷。為什么高校頻頻發生刑事案件?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犯罪心理學專家李玫瑾對此進行了分析。
犯罪會突然發生 高校案件屬于正常現象
李玫瑾:這種現象符合犯罪規律,會隨機發生。大學里的重大案件不是中國才有,世界各國都有,所以這種現象發生應該是正常的現象,只是這種悲劇讓每個人感到很痛苦,大家覺得不能面對,而且希望越來越少甚至消失。這是人們的一種心愿,但是從研究犯罪角度來說,犯罪跟人體疾病一樣,有時候會突然發生。
應多關注大學生心理健康
按理說,進到高等教育的校園之內,學生的素質應該相對較高,因為知識程度、法制觀念比較高,相對人員關系比較單純,但是依然還會在校園發生這樣一些刑事案件。
李玫瑾:馬加爵當時說過,大學生是天之驕子,但是很多大學生并不知道自己每天在做些什么。有的學生忙于學業,雖然天天住在一起但是很少交流。大學生群體有他們特殊的心理問題,比如他們更多是在宿舍、教室、實驗室,很多人都是各自忙碌,更多的人面對的是電腦,所以我們要更加關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
同時這個案件發生還和兩個問題有關,一是這個時間段正是很多畢業學生要考公務員、找工作、寫論文、考研的時候,可能會面臨一些比較糾結的事情,在這個階段,很多人心理有一些焦慮。二是這個時間段也是一個敏感時期,春天在生理學上也比較特殊,也有很多精神類疾病容易出現的季節。所以這兩個問題造成近期大學校園出現問題比較多。
所以大家要給這個時期的學生提供一些心理方面的支持和幫助。同時保持心理健康一個最重要的方式就是運動,有時人的心理問題在運動過程中通過神經活動就發散了。另外,要通過一些組織、活動讓他們有交流,彼此了解大家的問題,同時也能得到別人的支援。
家庭應加強生命教育
有人說是因為現實的殘酷,比如就業的壓力、學業的壓力等加在一起,在某種情況下就會成為犯罪的誘因。除了校方要關注,包括社會也要關注,家庭本身作為孩子的父母親,包括他的朋友在這方面也能夠也為之做出一些什么呢?
李玫瑾:家庭也應該有這方面的知識,比如孩子臨近畢業的半年,家長要更多和他溝通,做他的朋友。此外,關于生命的教育還是相對薄弱,家長在孩子剛剛懂事時就要灌輸不能傷害生命,要把它變成一個底線。而且生命是很脆弱,傷害很容易,想挽回很難。所以讓孩子去明白生命不光是一個人的事,他的背后有親人、家庭。這些知識都需要我們強調,并且在不同年齡段給孩子灌輸。
加強法律意識宣傳
每個人都應該反思最本質一個問題,或許對于優秀的定義也應有所反思。在校園,"優秀"可能是有一些人保持優秀,有一些人會盲目追求所謂的優秀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李玫瑾:很多人評判優秀指的是能力非常優秀,但是一個樸實的、善良的人更為重要。在案件研究中我們發現,善良真的可以自保的,但是聰明有時反被聰明誤。有些孩子認為自己沒有過不了的坎,自信他覺得自己做了案人家找不到。像馬加爵,當時為了逃跑,他買了幾張火車票,他自己沒有確定往哪個方向去,他覺得別人肯定找不到他。警察是國家機器,當人們的行為觸犯了人類最基本的底線,傷害人類共同的情感時,社會就會以一種法律方式討回公平。所以很多孩子很聰明,但是沒有法律意識,所以法律還是需要加強宣傳,同時要讓大家知道法律知識是保護每個人的。大家都有法律知識,都遵守法律,才能人人都得到保護。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廣告合作 - 網站介紹 - 聯系我們 - 獵頭服務 - 防騙手冊 - | |||
Copyright @ 2020ShuoBo114.com All Right Reserved 碩博人才網 版權所有 第一域名:www.zh8966.com第二域名:www.shuobo114.cn 碩博人才網是提供人才、招聘服務的人才招聘網站,是國內知名人才招聘品牌,信譽保證。并提供招聘會信息、人才市場信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