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政府近日印發《江蘇省深入實施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戰略五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對未來五年新型城鎮化建設作了具體部署,提出了5大行動,其中擺在首位的,是聚焦老百姓關心的就業、教育、住房、社保等“心頭事”,實施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質量提升行動。
圍繞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質量提升行動,《實施方案》從農業轉移人口關心的“入門、入職、入學、入住、入保”等問題,提出務實管用舉措。比如,圍繞農業轉移人口“進得來”,提出推動南京、蘇州進一步優化放寬積分落戶政策,穩步實現以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制度,支持其他已經放開落戶限制的城市因地制宜出臺更具吸引力的舉家進城落戶政策。
圍繞農業轉移人口“留得住”,《實施方案》提出,強化“家門口”就業服務站、零工市場服務功能,推動技工院校、職業院校和民辦培訓機構合理設置培訓項目,鼓勵與制造業龍頭企業聯合開展“訂單式”培養,技工院校每年招生農業轉移人口不少于4萬人,建成100家省級規范化零工市場。
圍繞農業轉移人口“過得好”,《實施方案》提出,逐步增加常住人口可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務項目,隨遷子女公辦學校就讀比例保持在90%以上,加快將隨遷子女納入流入地中等職業教育、普惠性學前教育保障范圍,推動穩定就業的農業轉移人口納入城市住房保障范圍,全面落實持居住證在居住地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率達85%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