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工地上有人社和行業主管部門的‘駐查專員’,工資上遇到什么問題可以隨時找他們,我們心里比以前踏實多了。”8月22日,呼和浩特某公路項目施工人員柳江高興地說。
內蒙古始終把解決欠薪問題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實事來抓,今年以來,先后印發《治理欠薪專項整治工作方案》《政府國企項目欠薪問題專項整治工作方案》,部署開展貫穿全年的欠薪整治工作,探索實施了“管行業必管欠薪,管資金必管欠薪,管項目必管欠薪”、欠薪線索“統一歸集、統一交辦、統一督辦”等工作機制,全力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據了解,為扎實推進欠薪問題源頭治理,全區各級人社部門會同行業主管部門持續開展全領域(包括工程建設和非工程建設領域)摸排整治,全區累計排查工程領域在建項目11063個次,排查非工程領域用工主體51677戶,及時發現并解決欠薪及工資支付保障制度未落實問題。全區各級人社部門還同步組織實施“人社工作全領域、勞動用工全鏈條”監察服務行動,幫助用人單位開展全方位常態化用工體檢,全力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此外,為進一步提升治理欠薪工作質效,內蒙古還印發了《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慢粗虛”問題專項整治方案》《關于進一步推動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慢粗虛”問題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重點整改整治3方面11個具體問題,并針對性地提出了21條具體整治措施,整改工作扎實有效推進。各地區、各有關部門通過實實在在的整改舉措,不斷強化源頭治理、過程監管和問責問效,勞動者工資報酬權益得到了切實保障。
“再也不用擔心工資不到賬了。今年工地實施工程建設項目人工費用預撥制,而且政府投資項目申請工程款時單獨向財政部門申請人工費用。”在某政府投資項目上,施工單位財務負責人說。
今年,內蒙古自治區在政府和國企項目上,積極推進項目工資“預撥制”,按月按進度將人工費預撥至工資專戶,并同步推動13項具體舉措落實落地。此外,全區智慧監管平臺實現全時防控,在建項目納入工資支付監控預警系統,實時監測工資支付等制度落實情況,達到“無事不擾,無處不在”的精準監管效果。
同時,為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提供有力的法治支持,推動“治欠”模式從“事后治理”向“源頭預防”轉變,今年7月1日,內蒙古自治區頒布施行了《內蒙古自治區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將治理欠薪工作中探索形成的“三管三必須”“三統一”等一系列經驗做法以法律形式固化下來,不僅為農民工筑起了堅實的“護薪”屏障,更讓維權之路變得更近、更快、更有保障。
下一步,自治區將重點在緊盯源頭治理抓防欠、用好信息化手段強預警、提升辦案質效去存量、強化監察執法提效能、壓實監管責任抓落實上下功夫,以釘釘子精神,切實把治理欠薪各項工作做深做細做實做好,為全方位建設模范自治區、筑牢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貢獻堅實的人社力量。
